創作者案例 03 如何擁有正職又經營一個20萬訂閱的YouTube頻道 by Charli Prangley

今天故事的主角為「Charli Prangley」,我們稱呼她為查理。

她是 Convertkit 的創意總監,來自紐西蘭,目前居住在西班牙,同是經營了一個 22.2 萬訂閱的 YouTube頻道(CharliMarieTV,YouTube 連結

你們一定猜得到我為什麼選查理吧,對吧~因為查理就是我心目中一直覺得最好的樣子啊!有喜歡的工作,每個月會有固定的薪水,然後又有自己喜歡的 side project~

我在今天的創作者案例中,我會專注在她如何找到自己的創作主題,以及她如何看待擁有正職又擁有 side project。

我今天會專注在這五大點:

  1. 查理如何決定做 YouTuber?
  2. 查理如何決定主要的創作內容?
  3. 查理如何決定要同時保有正職而不是全職創作?
  4. 查理如何面對過於燃燒自己的狀態?
  5. 查理給我的啟發

一、查理如何決定做 YouTuber?

你以為查理一開始就決定要做 YouTuber 嗎?不,她的故事在開頭的時候,你會發現離一個 YouTuber 非常非常地遙遠。

查理從小就對「設計」很有興趣。

13 歲的查理自己去送報紙賺錢,就為了買自己喜歡的專輯,並且會反覆賞玩專輯中的歌詞小冊子,以及前後的封面封底設計,她覺得這實在是這個世界上太美好的事情了。

上了高中之後,查理開始會從雜誌上剪下自己的喜歡的文字跟圖,並且用自己的方式拼貼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她曾經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就為了確定一個字母「P」是在正中間的位置。

更神奇的是,她在美術課上知道了一個驚人的事情:這世界上竟然有專門的人工作就是負責設計,包含了她過去喜歡的專輯設計以及雜誌設計,也就是,歌手其實不會設計的,設計是一門專業。

高中的查理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一邊訝異並且興奮,同時也覺得很難過,因為身邊的人沒有人支持她,「設計師」聽起來就是一個很冒險的職位。如果你問高中的查理她未來要做什麼?她會跟妳說「我要當老師。」

是的,就是如此沮喪,但是查理在學校的功課中,與設計相關的藝術科目總是名列前茅,甚至因為這樣而進到了學校排名。儘管如此,身邊的人還是會覺得設計、藝術是不重要的科目。

因此,查理高中畢業後,就來到了距離家鄉四個小時的設計學校,在這裡跟高中有很大的不一樣,就是身邊開始充滿了跟她一樣喜歡設計的人,可以跟她討論設計的人。

有一天,她製作了一件 T-shirt,上面有一句話,是來自他喜歡的歌手 Fall Out Boy,沒想到,竟然有人說他想要買。

查理從來沒想過,她喜歡的設計與喜歡的音樂可以結合,並且有人喜歡而且願意付費,於是她經由粉絲的介紹,認識了可以客製化製作 T-shirt 的廠商,就這樣,查理竟然賣出了四十件。

而且,更令人興奮的是,買了衣服的人,穿上了查理設計的衣服,並且拍照回傳給查理,這完全顛覆了查理想象中的世界。查理開始持續這件事情,這件快樂的事情讓查理得以度過孤單而且充滿了自我懷疑的大學時光。

為什麼會懷疑呢?因為紐西蘭有一個名詞叫做「Tall Poppy Syndrome」,意思是他們你應該要跟大家都一樣,不要做那些會讓你鶴立雞群的事情,當然也不要很努力,那樣就不酷了!

查理受這樣的社會氛圍影響很深,只有在製作 T-shirt 的世界中,她感受到她是她自己。

然後 YouTube 出現在她的生命中,帶給她 YouTube 世界的是查理的妹妹,當時查理發現她妹妹開始在 YouTube 上拍 Vlog,查理覺得很奇怪,於是她就很好奇的去研究,她發現其實很多人這樣做,而且,神奇的事情是:妹妹竟然在 YouTube 上交到了朋友。

查理實在是太訝異了,她開始思考,如果 YouTube 上可以交到朋友,那會不會那裡也可以找到同樣是「設計師」的朋友?沒錯,這就是她拍 YouTube 的起源,查理說「我其實就是抄襲我妹妹。」

二、查理如何決定主要的創作內容?

▲ 查理的頻道最上面就寫著自己是「設計師」(designer)。

2011 年查理設計學院畢業後,找了一份設計師的工作,開始拍起了 YouTube,她每天拍 YouTube 時間是她午休會回到家裡錄 YouTube,而且,她沒有跟任何人說這件事情。

她的第一個介紹影片開始後,她正式拍攝的第一支影片則是鼓勵那些設計學院的學生如何度過一堆截止日期的學期末。為什麼是跟設計學院有關係的呢?因為她身邊再度沒有人跟她討論設計,於是她就想,那她就來討論設計吧。

查理開始研究 YouTube 的相關內容,例如說如何拍攝出好的影片、如何選擇背景、如何設計縮圖,她真的渴望認識更多設計相關的人。

查理開始每週至少上傳一個影片(有時候甚至更多),這樣的習慣維持了五年的時間,這五年間,她拍攝的主題很多:從設計、DIY、美食、美妝、流行、音樂、旅行,五年來,她嚴格遵守自己每週一影片的自我約定。

訂閱用戶的增長很慢,但是,查理夢想中的設計社群就這樣慢慢地聚集起來了,達到了查理當初的目的。

而同時間,查理一直夢想著在國外工作,有一天她聽了某一集的 podcast,是來自英國的 Sean McCabe,他是國外一個高產量的自媒體工作者,每天寫 6,000 – 8,000 個字。

Sean McCabe說「你只有一次的人生,你應該要追求更高的夢想,並且去實現它。」,他的 podcast 打動了查理,查理覺得似乎時間到了,於是她傳訊息給妹妹,她問妹妹說,要不要一起搬去英國。

然後妹妹答應了,於是兩人開始計畫。

2015 年兩人真的搬到了倫敦。

來到了倫敦後,查理彷彿到了天堂,這裡的人不但不會責怪你的特立獨行,相反的,他們根本就覺得這沒什麼,因此查理開始越來越勇敢、越來越勇敢。

查理在倫敦遇到了很多在設計界很厲害的人,她非常享受,在紐西蘭這些人都是神人般的存在,在倫敦,她們就是一般人,查理在設計師的社群中,非常如魚得水。

但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查理很困擾的事情,她發現其他人在介紹她的時候會說她是個「youtuber」,而且類別還是生活或是 DIY 類別的。

可是查理不想要,查理想要被稱作是「設計師」,這才是他想要別人知道的身分。

在這個時候,查理已經經營了三年的 YouTube,訂閱人數超過 15,000 人,而查理決定她要徹底改變她的 YouTube。

從此,她的 YouTube 只談論一個話題,就是「設計」。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為當時她最受歡迎的系列是自己製作 T-shirt,但是查理認為,她需要為了她所喜歡的事情努力,雖然不知道觀眾會不會接受,但是她真的想要這麼做。

而好消息是,這樣的主題確認,竟然讓查理開始再次燃起了熱情,因為,雖然查理其他的影片也拍得很好,甚至烹飪的影片還非常好笑,可是,「設計師」才是查理的自我身分認同,她想要以「設計師」的身分被認識、被記住。

這樣打從心底的渴望與對設計的喜愛,充滿了整個查理的頻道。

查理的「設計師」系列分享幫助了很多剛入行的設計師,包含了展示她的工作流程,大大幫助了被設計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人,甚至更多也在身邊找不到設計師愛好者的人,在她的頻道中,覺得被理解,查理的影片勵了不同的設計師。

iaac-charli-prangley-full-05

而你知道嗎?原先查理還會擔心如果只做一個主題觀眾會不會喜歡,事實上剛好相反,查理的訂閱人數從 1.5萬 一路到了 22.2 萬。

而在這個過程中,查理持續以電子報的方式與用戶互動,比起開信率跟點擊率,她更在意回信,因為她認為當你的訂閱用戶願意回信的時候,那才代表你打動了他們的心,而且,回信可以獲得的回饋是跟在 IG、YouTube 影片下留言不一樣的,回信通常會看到更多訂閱用戶的故事。

「我很真誠地在寫電子報以及與我的訂閱用戶互動,因為他們是真實的人,而我也是。」

(天啊,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真是半夜要哭了,我覺得這個我這個在台灣人,和一個現在住在西班牙的紐西蘭人有如此一樣的信念,真的覺得我有一直寫電子報,然後看到這段話,真的是太好了。)

三、查理如何決定要同時保有正職而不是全職創作?

iaac-charli-prangley-full-07

查理從開始製作 YouTube 開始,她就沒有正職的工作,主要的收入從廣告、贊助、課程、設計委託,但是她其實是不喜歡接案的,因為,如果是接案,你無法看到一件事情持續發生的樣子,但是她好想,她一直想要有一份跟設計結合的正職工作。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2016 年的時候查理擔任「Seanwes Conference」其中一個主講者(當時的錄影檔),在這一場活動中,她遇到了 Nathan Barry,Nathan Barry 是 Convertkit 的創辦人,他們一起共進了午餐,然後 Nathan Barry 邀請他加入 Convertkit,負責所有的設計,包含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網頁、線上的活動等等。

這對查理來說是份完美的工作,於是她正式加入了 Convertkit。

那 YouTube 是什麼?如果她不想要當自由工作者,那為什麼過去八年來如此努力經營 YouTube 呢?因為 YouTube 對她來說是一種「溝通工具」,這個意思是,透過 YouTube,查理可以跟她的觀眾說話,也可以跟整個世界說話。

因此,YouTube 並不是整個職涯的重點目標,她很知道這點,因此,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天,我人生如果有機會遇到實體的查理,我一定要抱著她說,我懂,我真的都懂,我好開心她懂我,她真的懂我,嗚嗚嗚)

四、查理如何面對過於燃燒自己的狀態?

然而,如果你同時有正職又同時有一個 22 萬人訂閱的 YouTube 頻道,難道不會有那種要燃燒殆盡的感覺嗎?

查理說,當然!(大笑)

而且查理從來都不隱瞞這件事情,她的電子報會如實地紀錄她的真實感受。

這件事情是第一次發生在經營了頻道五年後,她發現長期嚴格遵守發文、上傳的自我規定,讓她開始有種筋疲力盡的感覺。

這時候,她就會開始放自己假,例如說她會讓自己放一個聖誕節假期,然後隔年的二月再回歸,因為,她知道,她並不是全職經營 YouTube 頻道,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讓自己為了整個搞得整個人崩潰到生活一團混亂呢?

她認為這樣是不對的。

查理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速度,她享受每一種自己的速度,不論是嚴格遵守上傳規則的,或是耍廢兩個月的,她都認為那是一部分的她,而她都接受。

五、查理給我的啟發

我特別提挑選查理的故事,是因為我覺得查理的故事真的啟發了我很多,也同樣讓我覺得被同理,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我希望在最後一段,也跟你分享我的收穫。

1. 如果你覺得你不適合你現在的環境,就要改變環境

你可以看到這個案例中,查理截至目前為止總共換了兩次環境。

第一次是在高中因為喜歡藝術、設計不被認同,而後來去了設計學院,在這裡她學到了技能,也同時知道這件事情是可以認真對待的。

第二次是他從紐西蘭搬到英國的,因為紐西蘭會讓她一直覺得似乎要壓抑自己,而倫敦則對她來說是天堂,她在那裡悠遊自在。

我一直有一個概念,我認為,當你長大後,你身邊的人可能真的會變得不懂你,那些人只是你認識妳比較久,但是並不是了解,因為你的思想會改變,而且每個人都會改變,因此,這時候你需要開始去找你的「族人」。

族人是不是你的親人或是原始生活圈,卻了解你的人。我認為參與你有興趣的活動,從中去遇到也對這個活動同時有興趣的人,是一個極有可能認識族人的好方法。

2. 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認同,它可以是「秘密計畫」

寫作是我過去六年的秘密計畫,我工作上的同時很少人知道,是到了這兩年才開始漸漸公開。而查理的一開始也是,她一開始拍攝 YouTube 的時候,就是每天中午午休回到家裡的房間拍攝,我則是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是運用在捷運上來回通勤兩小時的時間。

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事情,哪怕是很少很少很少人知道,甚至是沒有人知道都沒有關係,因為你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同意或是允許,你即刻就可以開始你的秘密計畫。

3. 定位或許不是一開始就可以確定的事情,很多時候,你會遇到不同時期的轉彎

創作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創作其實也不用一開始就訂下你的方向,因為,你也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是做什麼會開心,查理在 YouTube 訂閱 15,000 的人決定轉換方向。

我在寫了完整一年的職涯電子報、做了 100 個職涯諮詢後,決定不再做付費的職涯諮詢,這些都是不是我一開始就想到的事情,但是,這些過程中的累積,都會幫助你接下來的發展的。

我在查理的故事中,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我很開心我能夠看到查理的案例,並且介紹給你們,希望希望你會喜歡這個案例,我們下次見:)

本篇文章原始訪談: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內容索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