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我們提到本月推薦的書籍是《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文章連結),今天的文章我要來分享的是我如何實作這本書,以及我的思考邏輯。
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根據我自己對我自己的理解搭配上書中的解說,我判斷我接下來所遇到的困難會是以下這三項:
① 找到自己的導師(Mentor)
② 建立自己的智囊團 (Mastermind)
③ 嘗試自己的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
而我自己覺得最困難的是第一點,因為,我認為,導師可以帶領智囊團、導師也可以從旁確認我的 MVP 方向是否正確,因此,「導師」這個角色舉足輕重,好,關鍵來了,誰會是適合的導師?
一、尋找適合自己導師的第一步:確認自己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說實在話,尋找導師是條漫漫長路。最困難的地方不是要挑選哪一個老師,而是「你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因為,每一個問題,絕對都可以找到適合的導師,但確認自己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卻是非常困難的。
「釐清我的問題是什麼」這件事情花了我很多年的時間,我認為,「問題」其實代表著一種「方向」,舉個例子來說,「如何面試談判到高薪」這個「問題」所代表的「方向」其實是「你的目標是高薪的工作」,又舉另外一個例子,「如何找到對的人」跟「如何找到結婚的對象」這兩個問題所代表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
而且,你問問題的方式,也會改變你的方向。「如何找到對的人」並不代表要結婚,「如何找到結婚的對象」並不代表那是對的人,當然,我們可以深入探討「對的人」與「結婚對象」的關係。因此,你的問題代表著你的立場,這個立場會帶往你的方向。
而根據這本書的作法,最後要產出的是自己的產品,我過去對於「產出自己的產品」這件事情,除了前一篇文章所說的,我其實是因為開始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才開始思考產品這件事情(文章連結),因此,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既然我已經對「產出自己的產品」沒有問題,那麽我便開始思考,那我現在究竟是卡在哪一個點呢?
看似其實我現在卡在第五個步驟「找到你的導師」,但是我仔細看了這本書幾次,又回想起這幾年我看類似書籍的經驗,我發覺我的困惑是:我覺得他們的方式我很不懂。
所以這類型的書籍都告訴我,我需要去找到自己的受眾,你需要能夠具體明確你的受眾樣貌,具體到你的受眾彷彿就是一個真的的人,是個立體的人物。
同時,不只這本書,幾乎我看過的每一本類似的書,都會提供幾個問題讓讀者透過這幾個問題來回答受眾的樣貌,但這些問題,不管是三個、五個、十個、二十個,我都無法具體想像這些問題問完之後,我就會看到我的受眾。
尤其這兩年,我覺得我與我的讀者算是非常靠近的,平常也會書信往來,但是我卻不覺得我透過這些問題就會明確知道我的讀者輪廓,就別說是透過這個輪過、挖掘需求到打造自己的產品。
這就像是你要把訂閱我電子報超過 2,300 名的讀者一次分類一樣,光是這點,我就覺得我無法,也就是說,我自己覺得如果以實作來說,光在這裡我就足以卡關到天荒地老了。
可是,如果這是一個無法真的做到的事情,為何那麼多本書都寫這個方法呢?這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這些書都是騙人的,他們都沒有自己做過,所以複製貼上其他人的,第二,那就是我其實沒有掌握如何做到的具體方法。
我個人相信後者,於是我很想要找到那個可以做到的實際方式,因此,我的問題正式變成「如何透過問題分類我的讀者並且找出需求,進而可以嘗試打造 MVP。」
二、尋找適合自己導師的第二步:開啟導師雷達
好的,問題確定了之後,那麽接下來,就需要開啟導師雷達了,開始去思考,認識的老師中,是否有完全可以解決你問題的,因此,我們來重新組裝一次我們的需求:
「如何透過問題分類我的讀者並且找出需求,進而可以嘗試打造 MVP。」
① 需要知道如何透過問題分類讀者
② 需要可以找出需求
③ 需要具有打造產品的經驗
而別忘記,我們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智囊團」,因此,請容許我加上我的第四點需求:
④ 需要具備帶領小組討論的經驗
同時,我想加上:
⑤ 是我信賴的人(我可以說白話文是做事靠譜的)
我腦袋中一直轉啊轉的,轉啊轉,要是信賴的、又可以完整解答我的疑問的、又經驗豐富的,我有一度覺得我想要放棄這本書的實作,為何我就是想不出來呢?我認識這麼多老師、我上過這麼多的課,難道就沒有一堂課是可以幫助到我現在最大問題的嗎?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怎麼可能沒有!!!怎麼可能想不到(我還絕望到開始刷我的臉書好友)
但宇宙是愛我的,就在我真的是差不多要放棄的時候(認真),有一天我在咖啡店工作,打開了我的行事曆,突然看到一堂課——用戶訪談工作坊,這是一堂我兩年前上過的課程,課程的老師是 Soking。
一瞬間,我好像連起來了,我那一瞬間真的有一種柯南要破案前的那個閃電在我背後出現,是的,Soking 的經驗與用戶訪談工作坊,就是我所需要的解答雛形。
三、Soking 為什麼是最適合的導師
我們來重新列出我需要的五個重點,一一比對:
① 需要知道如何透過問題分類讀者
② 需要可以找出需求
③ 需要具有打造產品的經驗
④ 需要具備帶領小組討論的經驗
⑤ 是我信賴的人(我可以說白話文是做事靠譜的)
首先,第 ① 點與第 ② 點,本身就是用戶訪談工作坊在進行的內容,用戶訪談工作坊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透過訪談你的用戶,找到產品的可優化之處、打造產品。
因此,用戶訪談本身就是與用戶去對話,而且,我今年又上了一次,你們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嗎?神奇的事,用戶訪談工作坊的其中一個練習題,讓我可以對找到書中的內容,而且,比書中內容更立體,甚至是我知道如何進行反饋、進行分類,並且針對訪談再次優化。
用戶訪談工作坊是我第二次上,我第一次吸收力很差,我不知道為何,有可能是因為我真的對這件事情很不熟悉,我有種我聽得很清楚、做得很模糊的感覺。今年第二次上課,一瞬間彷彿都連結上了,我強烈認為是因為我個人開始帶入更強烈的目的去聽課,一整天的課程,我收穫滿滿。
關於第 ③ 點「需要具有打造產品的經驗」,除了用戶訪談工作坊本身的就是為了打造產品之外,我過去也針對產品的部分,跟 Soking 有過很多次的討論,當時我們一邊是產品,一邊是業務,因此,在過去的交流中,我們大多集中在彼此的角色在過程中,如何好好合作,透過 Soking 的分享,幫助了我工作上很多,因此,這點是非常確定的。
至於第 ④ 點「需要具備帶領小組討論的經驗」,可以說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經驗,畢竟上課分組乃是人之常情。不過,我在「帶領小組討論」的經驗上,我所想的並不是分組討論,而是帶領「智囊團(Mastermind)」這個類型的小組討論。
智囊團的特色是什麼?智囊團的特色對我來說就是:整個團隊是統一的一個目標,並且各自有各自的目標,因此,智囊團可以提供彼此想法與困境的討論。
智囊團在我的規劃中,同時也是有一定時間長度的,畢竟打造 MVP 產品不是幾週的事情,因此,我需要的是帶領較長時間的小組討論。
而 Soking 過去帶領過很多次的實戰營,實戰營用我的白話文來說,就是帶領一整個班級的人,以分組的方式,針對某個指定的個案、任務來做真槍實彈的演練,如果你上過 Soking 的課就會知道他的實戰營合作的客戶,絕對沒有你不認識的。
因此,這充分符合我對於「需要具備帶領小組討論的經驗」的想法。
最後一點「是我信賴的人(我可以說白話文是做事靠譜的)」,這我只能說,我認識 Soking 三年了,過去有很多次的交流、從旁觀察他的處世為人,我基本上是非常信任他的,最近在討論這次的合作時,也有很多時候讓我覺得很多細節很到位,而且想的比我更多。
因此,最後,這次實作計畫的導師,就確定下來是 Soking 了。
這次與 Soking 的合作,不同於以往推薦單堂課,我預計是一個從 4 月一路到 8 月的系列活動,總共分為三階段,這三階段都是邀請我的讀者一起參與的,我想,我們可以明天來好好說明這三階段,這三階段將會完成我最大的三個困難:
① 導師帶領
② 建立智囊團
③ 建立自己的 MVP
在我寫出我計畫的三階段之前,我也歡迎你們思考你們的問題,或是你們對於我的三階段很有興趣,有想要詢問的問題,我們明天見:)
四、相關連結
① 3月推薦書籍《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