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推薦書籍《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

每個月推薦一本書籍,二月推薦《人生4千個禮拜》,三月則是《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今天這篇文章會分享三件事情:

一、我是如何知道這本書

二、這本書的內容

三、我要如何實作這本書

一、我是如何知道這本書

說起來知道這本書也真的蠻魔幻的,有一天吃晚餐的時候,打開了早安傑森的 podcast《一個創作者的創業筆記》,聽著他那時候的最新一集訪談,是訪問瓦基的,整集節奏明確、主題專注在「創作者」身上,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集。

節目的最後,傑森詢問瓦基,如果身邊有一個人跟他瓦基一樣想要成為一名創作者,只能推薦一本書籍的話,瓦基會推薦哪一本書?

瓦基所推薦的就是《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這本書是看完之後實作性質非常高的一本書,瓦基在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時,也採用了書中的方法,這不禁讓我好奇了起來,瓦基看過了那麼多本書,這是他只能挑一本的選擇。

拜 KOBO 電子書的方便,聽完 podcast 後的我,五分鐘手機就有了這本書,而那天,我一看,就看到了半夜三點,也是那個時候,我腦袋開始對於這本書中說的內容該如何實作有很多的想法,這點我們明天的文章會來仔細說明。

二、這本書的內容

我先說,這本書是一本實作書籍,所以我如果真的介紹內容,那麽就等於直接在寫這本書的大綱了,這種事情交給 ChatGPT 就好,因此,我在這段會專注跟我自己的關聯性,歡迎大家可以直接購買這本書。

這本書作者是美國日更型的 podcast——《火力全開的創業家》的主持人,目前這個 podcast 下載次數超過八千五百萬次,每個月有超過一百萬次的收聽數。

透過這個 podcast,他從 0 開始,現在每個月的淨利為 10 萬美元(外國的創業家有一個習慣,就是很喜歡公布自己公司的財務,convertkit 的創辦人也會這樣做),每年休假三個月,我知道聽起來很吸引人,因此,書中他將他的成功分成十七個步驟。

每一個步驟都有他的實際經歷以及他身邊的人的經歷,以閱讀體驗上,清楚明瞭,而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袋同時運轉了很多的事情,其中一件事情便是:那我的階段是這本書的哪一個階段。

基本上不用看完整本書,我就知道我本人大概還在前三分之一的階段了,充其量我只到了 Step 3。

創造你的化身的原文其實是:Create Your Avatar,也就是去思考最需要你服務的化身是誰,這對我來說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了,因為,我一直都沒有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先自己想要寫文章,然後才有了讀者的人,而不是一個「想要有讀者所以寫文章的人」,這兩件事情本質上最大的不一樣,後者會依據讀者的需求創造內容,而我寫作的本體完全是我自己。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並沒有不好,我本身就是一個覺得寫作是舒壓、快樂的人,對我來說,維持寫作的快樂性也是我的最大宗旨,不過,我完全被這本書吸引,因為裡面的文字,我人生第一次思考,那如果我有化身呢?我的化身會長成怎麼樣子?

從那時候,我就開始思考,這麼有趣的一本書,而且實作性非常高,隱隱約約我好像可以看到實作之後的快樂,那我要如何開始實作?我的要如何解決我的卡關點——找到我的化身,並且進階到下面的步驟?

三、我要如何實作這本書

我自己盤算了一下我自己目前的卡關(按照這本書來看),就是我標註為粉橘色底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

① 我的導師

② 我的智囊團

③ 我的 MVP 產品(對,我把第二張圖結合為一個概念就是「MVP 產品」)

於是,我從看完書籍後,就一直在思考,我要如何實作出以上這三點,終於讓我在一陣思索後,找到了一個我認為很完美的解法,我會在明天的文章公布。

但在這之前,我想熟知我的讀者,都會覺得驚訝,我寫文章已經五年了,這五年從未聽我說過我要打造自己的產品,怎麼突然就有了這個計畫。

因此,我認為在明天說明我的實作之前,需要來捋一捋我的思考邏輯。

四、我為何想要找導師、智囊團以及打造我的 MVP 產品

我是一個喜歡做長期規劃的人,多長期?大概就是 10 年為一個單位的那種長期,之前我曾經分享過,在去年去歐洲旅行三個半月以前,我為了我心中的職涯拼圖,一路工作了 8 年沒有任何的休息,終於在完成拼圖的那一刻,覺得自己值得一個長假。

而長假時,我用了三個半月一個人的時間思考我的下一個階段,我開始思考,從現在開始一路到 40 歲,我的目標是什麼?

最後,我希望,我在 40 歲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決定,那就是「我是否要繼續留在體制內」,也就是我是否要繼續當一個上班族,還是說有其他的生涯可能性。

為什麼我會如此思考呢?我不是一個很喜歡工作的人嗎?是的,我的確是一個很喜歡工作的人沒有錯,可以說,我熱愛工作,不過,在歐洲旅程中,我觀察到了自己一件事情。

在還沒有出發去旅行前,其實我很害怕,最主要是害怕我一個人太孤單了,結果,殊不知,我完全愛上了這樣的孤單,我非常享受,我一個人想了很多事情、走了很長的路,解開了我心中很多疑惑。

於是,我就思考:我真的是誤會了我自己很深的人XDDD

我以為我不喜歡孤單,結果我好喜歡,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我以為我喜歡的東西,其實有可能有一天我會不喜歡。

是的,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工作,我在想,其實雖然沒有人相信我是內向者(這以後可以再寫文章分享),但是,我由於很多複雜的因素(這也需要找一天講),我非常擅長在人很多、公司很大的地方生存,而且生存地極佳。

但是,會不會有一天我就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了?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因為,人會隨時在變化,因此,從那一刻起,我才開始思考,我是否有其他生涯的可能性?

看到這裡,我想很多人就想著,那是不是就像很多人因為有個人品牌而自己出來開課、接案、創業那樣,我其實不知道,這個問題,我被問了很多年,回答了 N 次,但每一次的答案我都說我不知道。

我不是假的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目前你們你們看到我做的事情中可以變現的事情,都在我的嘗試後,心裡清楚知道這不是我想要做一輩子的事情,例如開課、業配、團購、讀書會,並不是這些事情不能做,而是我不會想要以這些事情為主力。

真要說一個理由,我只能說:因為我沒有很快樂,我在這其中獲得了一些快樂,這是事實,包含了收入、成就感(例如說一次賣出 100 個鍋子、100 個行李箱),但是我的快樂沒有很久,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的感覺不會騙人。

於是,對於我 40 歲的選擇是什麼,我現在不知道,我只能用這 8 年做不同的嘗試,每一次都全力去嘗試,然後用心去感覺,心會給我答案。

但是,這也就是代表著,這 8 年,我必須做很多的嘗試,才能讓我在最後 40 歲的時候,可以選擇對我來說相對適合我的選項,因為,選項不是只是「想」,而是「實際去做」之後才選擇。

對我來說,最後的選項可以是很複合式的選擇,我並不是在做一個單選題,只能選一個最適合我的方式,我是在做一個申論題,我需要能夠對我自己完整地說明為何這個選擇最適合我,而我想要用什麼樣子的方式繼續走下我的人生。

因為這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完全可以實作的書籍是從「產品」這個概念出發的時候,我就在想:那這或許是一個宇宙的暗示,我可以試試看。

我的實作的重點並不是打造一個產品就成功(當然啦,成功的話,我相信我會非常非常非常地開心),我的重點在於去感受:若是打造產品是我未來的生活,那麽我會喜歡嗎?我會有想要一直做下去的可能嗎?

也就是說,這可能不是一個單純做出自己 MVP 產品的事情,而是我用更大的角度在思考我的人生有什麼轉變、有什麼可能性?

我過往其實不太會在這個階段就寫出來,因為我是一個默默去執行的人,最後再說我的打算,可是,這次的實作,我想要邀請我的讀者一起來參與,很難說為什麼?只能說這是一種感覺。

感覺或許你也是其中一個,想要探索人生可能性的人,甚至其實就是跟我在一模一樣的時刻,思考著一模一樣的事情,只是我用文字寫出來了。因此,我在想,或許我應該要用這次的機會記錄下來,分享我的實作,看到這封信的你,其實正在參與我的人生重要的轉變時刻,我不知道我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很期待跟你一起看到結果。

如果你也對我說的話感同身受的話,歡迎你回信讓我知道。

五、相關連結

①《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博客來購買連結:連結

②早安傑森的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

我們明天實作計畫公布信件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內容索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