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對財富的看法
財富這件事情,一開始我很恐懼,總覺得有錢是件很罪惡的事情,但是卻又不想要過沒有品質的生活。
可是,又覺得,好像從小到大,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觀念或是影響,總是覺得「有錢 = 不義」。
可是,可是,可是,可是長大後,出了社會,發現22K在台南跟28K在台北都好辛苦的時候,又思考著:難道我不能又有錢又有義嗎?(我真的發自內心的詢問,可是我沒有答案)
近幾年,自己慢慢開始生活脫離了剛出社會的捉襟見肘之後,我才開始去思考:到底財富是怎麼一回事。
我後來,把「財富」也同樣視作一種「學問」,也就是說,它跟我們平常在學習的任何事物都一樣,你會需要花時間學習商業思維,你也會需要時間學習財富思維。
而在學習的時候,比起落入操作細節的學習,一開始我更專注在「心法」。(是的,我覺得我才剛開始學習「財富」這件事情)
因為,我發現很多事情,只要底層的觀念是正確的,你所做的決定跟方向通常也八九不離十。
至少,我自己是這麼相信的。
三、佳句與我自己的心得
「如果你今天需要金錢,你應該勇敢的去賺錢,然後絲毫不帶匱乏地將錢花掉,並且享受花錢當下所帶來的喜悅,這是金錢的流動特質,也是滋潤靈魂富足意識的方法。但是太多人只想要累積更多的金錢,卻不想要花錢,或者是,想要擁有很多錢、想要擁有比別人更多的錢。」P.21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我注意到的句子是這兩句:
「絲毫不帶匱乏感地將錢花掉」
「享受花錢當下所帶來的喜悅」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如果你是為了某個目的存錢(ex 旅行、某個奢侈品),當你存到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開心的花掉,讓這些錢,開心地完成來到你身邊的目的並且進入下一趟旅程,你自己也會被鼓勵到,知道自己是做得到的。
但如果,你捨不得,錢會覺得很困惑,它一直沒有完成目的,而你也會變成除了賺錢外,沒有任何新的收穫。
我以前覺得:這是真的嗎?
因為存錢好難啊~我要如何好不容易存到錢,然後又輕易地花掉呢?
但我在這次過年前有一個新的小體悟。
我在過年前開了幾場線上讀書會,邀請第一批支持的讀者填寫問卷給我回饋,並且承諾在某個日期前回覆的人,我會親手寫新年賀卡。
年前的假期,我在光南逛了兩小時,重複組合不同的卡片、貼紙、信封袋、小禮物,然後結帳的時候發現這些花費高達3000元(因為我買的當下根本沒有計算價格XDDD)。
但是這是我原本就計畫好的。
回家後,我寫了5個小時的卡片。
如果是我,以前我會覺得好可惜,「唉,好不容易有點收入了,竟然又花掉了。」
但這次,我原先就預想著:如果扣掉器材啊、系統的費用還有剩下的話,希望剩下的錢可以回饋讀者。
結果,宇宙真的讓我剩下錢,而且還真的完全足夠購買這些物品。
我在把信件寄出去的時候,覺得內心充滿感謝。
「啊謝謝宇宙,工作與寫作多年後,我終於成為了那個可以跟讀者互動的微型作者了,謝謝宇宙,希望在未來,這樣的機會可以一直有。」
「真正創造富足的感念,是必須先擁有一個想要創造更美好世界的信念,只要一項,就可以讓整個世界幻化成更多的護世界。這一次項東西可以是快樂的、喜悅、金錢、思想、行動、一顆愛人的心,只要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且富足,他的靈魂已經是富足,此生永不墜入貧窮。」P.40
這個是我一個讀者跟我說的一個反饋。
他跟我說,我的線上讀書會之所以有人會買單只因為我真的是喜歡這件事情,而且真心想要分享的人。
我的出發點,是我真的想要把自己覺得很棒很棒很棒的書,而且自己實作了覺得有用的書,或是我覺得我非常想要實作的書分享給大家。
而且之所以我說49週會有道理,是因為我一直是這樣的人。
我過去的文章就是這樣實作其他的書。
因為我一直在做自己相信的事情,我這次線上沒有賠錢哈哈哈。
而且,很神奇的是:我一直以為去年的派對我賠錢,沒想到,後來竟然有金主贊助,我竟然收支平衡了。
大家從活動中所獲得的快樂,我也是快樂的。
然後,我發現,收支平衡了、沒有賠錢了。
「我們常常看到商場上一些品行不端、總做些傷天害理之事的人,竟過著比一般人優渥的生活;而有許多人心性普世、待人寬厚,不佔任何人一絲絲好處,在生活調價上不如一般人過得好,這樣的人相當多,是宇宙的輪迴轉世哪裡出了問題嗎?答案就只是在對待金錢的思維與態度上的差異而已。無惡不作卻家財萬貫的人,那僅僅是他在品德與心性的意識有瑕疵,但是他在處理金錢的意識層有超乎一般人的投資理財觀;而極善之人就是因為太單純而失去了冒險的精神,反而無法思索出各式各樣的取材之道。說到底,唯有超越世俗的處事態度才能賺到錢,這無關對與錯。」P.43
這段很長,但我完整地手抄在我的筆記本。
因為他長久解開了我的疑惑。
「品德」與「財富」是分開的。
我們不應該合在一起,並且希望他們互為因果。(ex要善良才能擁有財富)
我們可以這樣希望自己,但是不能夠否認:我們需要學習財富這類型的知識。
我們可以在品德的意識層超乎一般人,也可以在金錢的意識層超乎一般人。
於是,你可以有錢又有良善。
我也希望我是這樣的人,我這麼向宇宙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