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人都在找族人,找一個了解自己、而且可以一起往前邁進的族人。
那我們怎麼知道對方是我們的族人?觀察對方的所作所為。
同樣的,別人如何知道我們是他的族人?觀察我們的所作所為,聽起來很廢話,但是很重要。觀察身邊的人,不乏「嘴裡說想成為A這樣的人,但是實際上做的事情是B這樣的人」。
例如,我第一次覺得我很孤單的時候,是我開始寫日更文章沒多久,輾轉聽到我身邊的人傳出「她是不是工作太閒啊?」這樣的語句時,我覺得很孤單。
我不是工作太閒,相反的,工作的壓力很大、時數也不算短,即使是假日,我也是在PPT海裡面載浮載沉,我唯一可以放鬆而且隨時隨地可以做的事情是「寫作」。
因為,寫作療癒我,所以我持續寫作,因此,我喜歡作品被看到,所以我公開放在我的私人臉書上(到現在每一次跳出之前的日更回顧,我還是覺得很可愛,彷彿又回到了那天),但是,這樣的事情,卻被定義為「工作很閒」。
帶著沮喪的心情,去聽大人學的天賦與熱情,然後得到了「族人」這個概念,我想「我應該要找到身邊也認同寫作價值的人」。
於是,我繼續寫作,我在寫作裡面展現我自己的面向,那時候什麼都寫,寫了一年半,幾乎是一個公開的日記概念了。
還好我有繼續寫,因為,當我後來找到族人時,當我說出我過去的日更計畫,以及現在的日更計畫,族人幾乎可以一秒懂我在做的事情,而且知道這件事情的原因。
更有趣的是,我找到了一群人跟我日更,成立了日更團。
最最有趣的是,有一群人,沒有在日更團裡,但是也自己默默日更起來了。
因為,我是那個他們要日更時找到的族人,而他們,也是我寫作想要找到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