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人生4千個禮拜》:一本不教你時間管理的時間管理書籍 (萬字心得)

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往往無法預料,如同愛上一本書永遠是意外一樣。

今年過年的時候,很意外的愛上《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一來是,這本書出現在瓦基的文章太多次了,我不禁好奇,什麼書會讓他如此喜歡。二來是,過年其實看了很多本書,但是,看完這本書的怦然心動感,與其他書籍差距太大了,讓我念念不忘。

這本書讓我深思很多議題,我整理出了五個就算闔上書本依舊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部分。

壹、上了車就不要下車

●●●

一、到底上了哪台車?

這是我整本書中最最最最最喜歡的故事,喜歡到,可以說,我是因為這個故事才愛上這本書的也不為過。

在《人生4千個禮拜》中,這個章節名稱是:「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但事實上,這篇文章來自於 James Clear 的 部落格文章《Finding your own vision》,你會問誰是 James Clear?你可能不記得他的名字,但他的書籍你一定聽過,他最有名的著作是《原子習慣》,翻譯成超過 50 個國家,售出超過 1,000 萬本。

但這篇文章其實不是 James Clear 寫的,其實是一名攝影家 Arno Rafael Minkkinen 在 2004 年於新英格蘭攝影學校(New England School of Photography)的演講稿,這篇演講稿的主題為:The Helsinki Bus Station Theory: Finding Your Own Vision in Photography.

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車」,真的有這台車,它在赫爾辛基(Helsinki),它在芬蘭,同時它是芬蘭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

而嚴格來說,這台車是一台公車,再確切來說,這不是只有一台公車,而是一系列的公車。

喔對了,為什麼故事發生在芬蘭,因為演講者 Armo 是一位芬蘭裔的美國人。

●●●

二、神奇的赫爾辛基總公車站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總公車站,擁有 50 條的公車路線,然後你知道嗎?因為這些公車都從同一個公車總站出發,因此,幾乎所有車子的前幾站都是統一條路線,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離開城市,你會以為你根本坐到了同一個路線的公車。

由於我覺得太好笑,我還去 Google 查詢了一下,請各位隨著我看接下來的截圖。

▲Helsinki在這裡:打星星的就是它的公車總站,旁邊兩個圈起來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美術博物館,則是原先在 Arno 演講中提到的附近的著名景點,證明我們沒有找錯公車站。

▲接著你點開它的公車列表,就會看到從這個公車總站出大的公車還真的不是普通的多,我算了一下總共有 52 條

▲ 接著,我隨便嘗試了一條路線——路線 16(在上一張圖的第一個路線),你會發現,它從 Rautatientori 出發,中間經過 Kaisaniemenpuisto,中間有一站會抵達 Hanasaari,接著是 Suvilahti,然後是 Kalasatama,接著才是 Hopeasalmenranta。

▲這時候,我又隨便查詢了另外一條路線——路線 55(在前兩張圖第二排的路線),妳會發現,這一條線同時從 Rautatientori 出發,同時中間經過 Kaisaniemenpuisto,中間有一站會抵達 Hanasaari,接著是 Suvilahti,然後是 Kalasatama,接著才是 Agroksenkuja。

發現了嗎,這兩路的公車直到了第八站才開始不一樣,那是因為所有的車子都從總站出發,在市區的路都是同一跳,直到出了城市,你在路上看到的風景才會有所改變,你才會開始感受到你前往你專屬的方向。

●●●

三、出了城市風景才會不一樣

為什麼 Arno 要講這個故事?

他說在攝影的世界裡,當你選定了一個拍攝手法後,你總會覺得你不夠特別,因為你會覺得你做的事情別人都做過了,你會覺得你跟其他人進度都一樣,從學院畢業後,努力幾年後開攝影展。然後呢?

當你覺得你不夠特別時,你就會思考是否要換一個拍攝的手法。

Arno 說,這時你就像是還在城市繞啊繞的那台公車,你決定你要下車,搭上計程車,並且選了另外一台公車,選擇另外一個拍攝手法,期待你走上跟別人不同的路。

接著,你就發現,所有的事情重演,於是你再度舊事重演,搭上計程車,重新回到公車總站,再搭上另外一跳路線的公車,嘗試另外一種拍攝手法。

但你知道嗎?車子還沒離開城市,所有的人的風景幾乎是一樣的,因為出了城市風景才會不一樣,才會有郊區、草地、森林。

那這時候你要怎麼做?

Arno 說:It’s simple. Stay on the bus. Stay on the f*cking bus.

非常簡單,請待在車上,他媽的就是待在車上不要下車。

●●●

四、上了車就不要下車

想要成為一個卓越的攝影師,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選定一個方向後,就開始堅持,就像搭上了一台巴士後,意志堅決的不要下車。

當你開始這麼做的時候,你會開始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這時候,你就會開始被注意到。

為什麼 Arno 這麼說?如果你進到他的官網看過他拍攝的作品就知道,他從 1970 年至今都拍攝以人為主的黑白照片,並且有大量的自然,他的作品有出奇的一致性,成為他的標誌。

他搭上了這台公車後,此後 30 年都不曾離開過這台公車,這是他成名的原因。

●●●

五、你還在你的公車上嗎?

我不知道你看了這個故事有什麼想法?

我非常受這個故事打動,因為當初在《人生4千個禮拜》太喜歡這個故事,因此,我才特地把這個公車站、把這篇文章、把這個演講者找出來,因為我想跟了解這個論述的原型是什麼。

我感覺我感覺我工作的前十年,用的其實就是對於自己想拼出的職涯拼圖,堅持不下車,的確前幾年會覺得大家都一樣,例如說低薪(我當年來台北的薪水是 28K 含勞健保)、工時很長(平均 12 – 16 小時)、輪班(任何一個時間點我都出現在辦公室過)。

用了四年的時間,確定了自己想要的方向,之後再花五年的時候把這個方向的拼圖拼起來,這中間其實有很多覺得孤單的時候。去年進行三個半月的歐洲之旅前,儘管已經拼完了拼圖的 1.0 版本,但想起還是難免覺得有孤單的時候。

但在過年看到這個故事,突然覺得被打了雞血!!!

過了拼圖 1.0 的版本後,我現在進入了拼圖 2.0 版本的階段,也就是其中一個系列文「十年計畫」中所紀錄的事情。

我會說我看了故事彷彿給打了雞血是因為:我身邊會跟我有一樣想法的人很少,包含因為一個職涯目標努力了五年,或是過去為了一個生涯目標願意努力八年,我收到的很多回饋是覺得我想太多,或是覺得要找到那個目標很難。

因此,我其實很少與人談起這塊,更多的時候是默默紀錄在我的筆記本中,或是與幾個知心好友說明而已。

但我在這個故事中,感覺我充分被作者理解,我就是那個堅持不下車的人,儘管全部的人都下車了,我還是堅持要在我當初選定的車上。

你呢?你也還在你的公車上嗎?

貳、你絕對應該將就

《人生4千個禮拜》提出一個我很震驚的想法,那就是:其實我們都應該將就。

●●●

一、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可能

書中提出一個想法,他說,我們對於人生最大的錯誤認知就是「我們一直想要在有限的人生中,作為無限的可能。」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才會著迷於時間管理,我們相信,只要管理好時間,那麽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但你需要做事情的時間,永遠是你預估的 1.5 倍起跳,於是你下次就多估算的了一點時間,然後你就真的花了那麽多的事情,甚至更多,這就是一般的時間管理會產生的詭譎情況。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說,我們都錯了,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做出更多的事情,而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追求更多的事情,就意味著,我們不先看過很多可能性,最後才選擇一個,我們必須在比較少的選擇時就做決定。那麽,我要如何知道我的決定是最好的?

舉個例子,我們不花費 10 年的時間,跟很多人談過戀愛後,認識了各種可能性,最後才選擇一個適合的另外一半共渡終生,那我們如何確認這是個對的人呢?

又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我們要如何知道我們所在的產業,是否適合我們,又是否值得我們繼續往深處挖掘呢?


在有限的時間,逼自己做出選擇,不就是將就了嗎?

難道我們要因為時間到了,我們就找一個人結婚共度一生嗎?難道我們要因為老大不小了,就突然決定一個領域然後就投入自我了嗎?

以上這些,都是我看這段話的時候,我自己內心強烈的內心戲。

但作者說,因為我們可能都想錯了「將就」。

​●●●

二、不將就你將動彈不得

首先,如果我們不斷尋尋覓覓最完美的那個,那麽你的狀態不會改變,其實你等於一直帶在原地,你跟「動彈不得」沒有什麼兩樣。

換個角度來說,你動彈不得,難道不也是一種將就嗎?因為你覺得你找不到合適的另外一半,因此維持單身狀態,因為你覺得你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因此,你不斷頻繁地換工作,這些不斷追尋的過程,是否也是一種將就?

也就是說,以我的理解來說,「做了選擇」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嘗試把自己往下一步走去,去體驗下一階段會發生的事情。

「做了選擇」這件事情,可以像是古裝劇中的畫面,從此走上了一條落葉飛落秋風掃過的孤寂的路,但其實也只是一個方向的確認而已。

很多人都認同老高說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體驗,我也蠻認同這個說法的,而作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

作者認為,有限的人生,其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知到人生因為有限,因此,與其強行塞入很多任務、追尋完美,不如去思考,其實你這輩子最後都要選擇的,你覺得你花越久的時間尋覓,可以得到最多,但最後,其實你因為只能選一個,而失去其他的選擇。

例如說,不管你什麼時候決定另外一半,你只能選一個人做你的另外一半,因此其他人也注定是要錯過了。

不管你什麼決定一個領域,一個時間點你的精力其實是有限的,注定有些領域會被放棄。

如果你用這種角度來看事情,做決定其實不等於將就,如果你覺得沒看盡世間繁華就選擇定下來,就是將就的話,那麽這輩子你注定是要將就了,因為你不能看盡所有的選項。

到這裡為止,我同意作者的論述,也就是說我同意,或許我們不必尋尋覓覓許久,人生如果可以提早破關到下一關,那麽也未嘗不可去嘗試看看,不是嗎?

但是,我還是會糾結在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時好的呢?最近與朋友的對話中,我釐清我的一些想法,加上昨天讀者的回信,我想我有一些總結。

●●●

三、有限的時間做出決定

讀者 Eddie 在第一集的回信中,與我分享,以過來人的經驗有三件事情:
① 人生其實就像搭公車,有些人一路到底,有些人需要轉車,當你發現方向錯誤的時候,就需要下車,因此,越後面才發現錯誤的人,機會成本越高,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說年輕時的轉職機會成本較低。

② 如何確定自己在對的道路上,這件事情其實是最困難的事情,很多人及其一生可能看不清自己的,也未必看得清別人的,那些轉車幾次就到底自己理想終點的,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我們也必須知道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

③ 可以的話,找幾個欣賞的前輩,定時與他們同步自己目前的狀況與決定,這樣的交流可以幫助你確定你在對的道路上的可能性。

我十分贊成 Eddie 說的,他也補充了我昨天在文章中所沒有提及的部分,謝謝 Eddie 的經驗分享,我想,是真的走過了不算短的路,才講得出這些話。

因此,我今天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 Eddie 說的,展開我的這段,也是我覺得可以補充這本書中所沒有說的到部分。

關於如何做出決定。

(1)職場上如何有限時間做出決定

我是一個經驗型的人格,意味著,我做事可以發揮的最好狀態就是我之前已經經歷過了,我能夠就我過去的經歷去做最大限度的優化。這在職涯中,其實就是 Eddie 所說的,下車轉車的過程。

熟悉我過去的故事的讀者應該知道,因為是中文系畢業,我第一份工作是從補習班老師教國文開始,後來來台北當了華語老師,因錯陽差成為了管理 24 小時客服團隊的主管,這一段經歷就花掉了我出社會的前四年。

後來,我思考著,如果我把我那時候已知的工作類型分成三類,那麽就會是行程、專業、業務,行政就是我之前做的老師、客服,專業在我那時候的想像則是工程師、法務、財務等等,而業務是我當時,覺得還可以嘗試的。

我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我做了業務,不快樂不成功,那我就回去做行政,如果我做得還不錯,那我就有 2/3 的工作機會,我不會吃虧的。

我開啟業務工作的嘗試是 2017 年,那一年我 27 歲。我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我認為第一年還在適應、第二年開始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我兩年後還是不行,那我就放棄業務。

後來,純業務的工作我做了超過三年,我發現其實我是適合的,於是車就這樣繼續開。

我大約是在 30 歲的時候,確定按照我 27 歲的想法,我應該是行程以及業務都可以的人。如同 Eddie 說的,那幾年我就算跳車重來,都不算太遲,我還可以有餘裕地負擔機會成本。

因此,在職場上,如果你跟我是一樣類型的人格,或許你可以參考我的作法,給自己目標,給自己年限,去嘗試你適合什麼,在自己規定的年限內,不要輕易放棄,成長永遠都是在面對困難之後,在初期,你都是憑直覺在做事的。

只有給自己目標、給自己年限,你才會奮不顧身地在短時間內大量且深入的嘗試,因為你知道你就算痛苦也有期限

(2)感情上如何有限時間做出決定

那感情呢?按照前面的理論,似乎也可以多交幾個男友?過去我的確是這樣做,不過,我發現,我在感情似乎這樣做行不通,因為,對我來說,我經驗不夠多,我要怎麼樣才能快速獲得大量且深入的體驗呢?

當個海后對我來說不是選項,不是基於道德,而是這樣的感情狀態會一直處於前期,不斷認識新的人、曖昧、交往,然後就分手,這就像是你玩線上遊戲,卻一直都在訓練新角色一樣,感情如果也能點技能,那麽海后的技能都在前半段,可是我想要是後半段的技能。

我想要知道如何建立長遠的關係,我想要知道如果關係中遇到問題可以怎麼解決,我想要知道如何與另外一半一直都走在同一個方向,我想要知道的,已經不再是如何面對新的男生、如何曖昧、如何交往了。

因此,我獲得大量經驗的方式就是訪談。

訪談我身邊那些看得我覺得我想要成為的樣子的人,他們是如何去思考我剛剛的那些問題的,他們的親身經驗是什麼,我有什麼可以值得學習的。

我相信,感情跟職場一樣,都是需要學習的,而且感情跟職場一樣,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專案,我們必須要以同等的專注度去對待。

為了讓訪談不會淪為只是聊天,我做了一個 podcast,叫做「愛的 100 種答案」,我想要紀錄下這些訪談,同時,我想要做三件事情:

① 我想要為這些訪談細細寫下我的學習跟反思,我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追逐上架數、收聽率的 podcast,做成 podcast 是讓我會對這件事情有種專案式對待的感覺,但其實這是為我自己錄製的 podcast,我更在意我是否從中學習與反思,這樣才可以真的進步,也才是對來受訪嘉賓的尊重。

② 我想要透過不同伴侶相處的方式,去細細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又是一個喜歡被怎樣對待的人,用我喜歡的方式對待我的人,應該是怎樣人格特質的人,也就是說,透過這樣,我去反面思考,我是怎樣的人?我喜歡怎樣的人?我適合怎樣的人?讓我的另外一半輪廓會更清晰。

③ 我想要提前知道,如果走進了長遠的關係,甚至是走進了婚姻關係,那麽會遇到哪些狀況?例如說我很害怕吵架,但是怎麼可能不吵?那吵了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有或者是很常聽到別人說,會漸行漸遠,那我可以避免這件事情嗎?總而言之,我對關係的問題不是普通的多,這個 podcast 對我來說是一種預習。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也太複雜了!難道人生就不能簡單點過嗎?我也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我身邊有那種不知道為何就遇見彼此,然後從幸福快樂的夫妻,說實在的,我也很羨慕。

如果湖中女神,問我說:請問你掉的是這個金色的男朋友,還是銀色的男朋友?
我可能會跟她說:沒關係,那個在土裡的男朋友也可以!畢竟出淤泥而不染還會游泳,我也是很欣賞的。

但我沒有湖中女神,所以我覺得,或許我知道了自己的思考邏輯、決策軌跡後,我可以制定出屬於我自己的「下決定的策略」。


既然我是要想很久、又是需要經驗的人,我會說:

「有限的時間做出決定的方法」對我來說就是「短時間大量且深入的體驗」,無論是親身體驗,或是深度了解都是。

因為是這樣的情況下做決定,我會接受,我的決定已經是我在有限的時間內可做得最好的決定,然後我會放心的享受昨晚決定後的下一個旅程,接受這樣的「將就」。

你呢?你如何看待「將就」這件事情?你是如何做人生中需要選擇的決定的?

参、時間並非擁有越多就好

《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時間提出一個我第一次聽過的說法。

一、「預算財」與「網路財」

作者提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金錢」是「預算財」 (regular kind of “good”),意思就 是擁有的多會比擁有的少好(原文是:It’s better to control more of if than less.),但是「時間」並不是這樣的。

時間是一個「網路財」(network good),意味著不僅僅是你要有,其他人也要有,這樣你所擁有的才會真正有價值。什麼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全世界都上班,只有你放假,那麼不如所有人的人放假一起出遊來的有趣。

網路財的經典案例有電話、社群,重點不是你有多少個電話號碼,而是也有有人跟你一樣有電話,那麼有電話這件事情才有意義;重點不是你有多少社群的身分,而是要有人跟你在同一個社群互動才會有趣。

也就是說,金錢的每一分價值是一樣的,例如每個人都可以用 100 元買到同樣的同一個杯子,可是時間不是。事實上,你想做的事情,例如社交、約會、養育小孩、創業、促進科技進步等等,都必須與他人合作同步才能夠完成 (這裡原文是使用「synchronize」這個單字) 。

白話文翻譯就是:也要別人跟你有一樣的時間一切,時間才玩得起來啊!!!否則你就算擁有很多時間,也會覺得孤單、不快樂。

●●●

二、 數位遊牧民族的孤獨

從這裡點出了作為數位遊牧民族的孤獨,數位遊牧民族的好處就是擁有自由的時間,但是,同時也是很難與他們共同同步時間的人,尤其會比起其他人更頻繁的移動,並不會有如同過往那樣的固定工作夥伴,因此,數位遊牧民族很容易感受到孤獨。

書裡有提到了幾種解決方法,但這不是我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而是,我其實在思考,我是否適合數位遊牧民族。

在疫情居家辦公的期間,我的真是體驗是,我非常不適合居家辦公,而且我何止不適合,我那段時間非常低潮、焦慮,後來,我看了一份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才知道,有些人覺得視訊是剛剛好的距離,但是我則是想法,我是必須真實看到人的類型,就算是視訊,對我來說,都沒有太的幫助。

但是,我在歐洲的三個半月 Grant Tour 又發現其實我是快樂的,除了旅行之外,其實我發現我是享受旅行的,這點跟以往很不一樣,以往我對旅行沒有熱情。

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思考,那我適合當遊牧民族嗎?於是我重新理了一下我自己,這是我第一次思考,簡單呈現如下:

喜歡

① 有可以自由旅居的可能性

可以接受

① 異地但是地點固定,例如說固定的咖啡店

② 有些時候實體會議看到本人

③ 提早說明時間,提早準備

不喜歡

① 一直待在同一個小空間辦公,因此,我不能居家辦公

② 一直無法見到同事

③ 跨時區討論時間混亂

對於我是否適合數位遊牧民族我還沒有定論,我也相信不單單一種數位遊牧民族的工作型態,因此,我的作法是,我會先寫下來,靜靜感受這幾年我的想法,找出我自己覺得最適合我的方式。

這也是前幾天有讀者私底下問我的,他問我如何找到「寫作」是我的天賦與熱情,我說了很多,但大意是:我沒有「找到」,我是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讓自己「靜靜感受」什麼是自己一直有感覺的,有感覺就繼續做,沒有感覺就謝謝這件事情來過自己的生命裡,謝謝它。

那幾年我不斷這樣嘗試,直到發現「寫作」一直在我有感覺的清單,並且我也真的是很自動自發的一直做,最後,透過大家的反饋,我才可以確認寫作是我「天賦熱情」的所在。

因此,關於我現在透過這本書開始思考的「我是否適合遊牧民族」這題,我們就從現在開始靜靜感受,我相信,有一天,你們會在某一篇文章得到我的感受結果的,或許到那時候,你們會具體感受到,我所說的,我想一件事很可能需要很久、可能會迂迴返轉。

●●●

三、如果時間要與在乎的人度過

時間的價值並非單純來自你個人擁有多少時間,而是能否與你最愛的人度過。

How much of  the value of time comes not from the sheer quantity you have, but from whether you’re in sync with the people you care about most.

—— 人生4千個禮拜 Four thousand weeks

這是這本書其中一點打醒我的事情,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是過年,那時候我人正在老家,過往,我其實不會待在家裡太久,我做過統計,我不能待超過 72 小時,對我來說,家人是「距離帶來美感」的標準案例。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在思考,對我來說,我爸媽是我愛的人的嗎?他們是 the people I care about moust 嗎?我覺得答案是「是的,雖然夾雜了很多複雜的情感,但我的確是愛他們,我也很在乎他們。」

而我們共同可以「同步」的時間邁入了倒數,因此,我還能否做什麼事情來嘗試增溫我們的感情呢?理智上,我其實知道,這很難,家庭的複雜,自小的傷害,其實我用了很多的時間學會自我療癒,但是,我其實很渴望,我可以再多做點什麼。

因此,當我弟問我,要不要跟弟媳的家人來一個雙家庭的小旅行的時候,儘管,我中間因為我自己的時程,我需要二次來回南部與台北,我還是答應了。

因為,我的確很認同這本書中說的,時間要與重要的他人共享,卻沒想到,這趟旅行用了另外一種方式解開了我心中的另外一個很大的結,這個故事要從另外一本書開始說。

【此段為電子報讀者限定,因此不同步與部落格】

●●●

肆、相關資料

① Finding Your Own Vision 原文:連結

② Arno Rafael Minkkinen 的官網:連結

③ 《人生4千個禮拜》博客來購買連結:點擊

④ 《愛的 100 種答案》podcast 收聽: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內容索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