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構思介紹文章的時候,我發現,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會大大指引出,為何我自己看到喜歡的書籍就想要實作的原因。
我自己閱讀一本書總共有五個步驟
① 步驟一:雜讀
② 步驟二:精選
③ 步驟三:分享
④ 步驟四:實作
⑤ 步驟五:紀錄
我如何閱讀一本書
以下我們細細展開著五個步驟:
① 步驟一:雜讀
你一定聽過一個說法,就是針對一個想要了解的主題,你可以大量的看同樣主題的書,最快的方式就是搜尋這個主題的書大家都在看哪些,一次看個 10本都沒關係,書籍絕對是 CP 值最高的投資。
在看這些書籍的時候,基本上是先不帶任何成見的看,你會發現在看完了同樣類型的書籍後,你已經能大概知道這個主題的重點是什麼,因為你會在不同的書籍中不斷看到。
還有一個狀況,就是其實你根本沒有突然對某個主題很有興趣,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我幾乎想不起來上述的說法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但是,其實那是因為我沒有發覺。
我們總會覺得,當我們對某個主題有興趣的時候,是你滿腦子都在想這件事情,但我自己的經驗不是,我相反,我是往往在我已經看了同個主題的書籍數次後,才會突然發現:喔!原來我目前對這個主題感興趣。
有一句話說,你看著你的書櫃,你就知道你目前的人生遇到了什麼困難、目前的狀況是什麼,我覺得非常適合拿來回推你自己目前有興趣的主軸。
因此,我的作法就是,我遇到我喜歡的書,我不會去做太多思考,我可能就會先買了,再說一次,書籍是你 CP 值最高的投資。
但是,我並不會要求我一定每個月 / 每年要看多少書,因為,對我來說,看書的數量不是 KPI,寫讀書心得也不是 KPI,我的重點在我的自己的身上,我讀書的目的是讓我自己更好,如果一本書就能讓自己更好,那一本書就足夠,我不擔心喔是否錯過了其他的好書。
總而言之,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會先來者不拒的看,我稱之為「雜讀」,你絕對不用擔心你會這樣就看了爆量書,首先時間有限,其次,你對什麼主題有興趣,這件事情是很一翻兩瞪眼的。
② 步驟二:精選
當你看書看多了之後,你看了書籍的內容馬上可以告訴你,哪些才是你真的覺得寫進你心裡的書籍,舉個例子,二月的推薦書籍,是從我年假看了 10 本書籍中選出來的,然而三月推薦的書籍,卻是我二月只看了一本書就確定的。
再次,看書的數量不是重點,你無需比拼看書的數量。
這幾年,我精選書籍的方式,從我自己盲選進展到了「推書鏈」,所謂的推書鏈就是我會關注我自己喜歡的人,他們所推薦的書籍。
這些人都是我尊敬的,而且從過去的經驗中,我知道他們推薦的書我都有興趣、而且符合我的狀況,而且這些人不會一次大量的不斷推薦,因此,我知道他們推薦的時候已經是萬中選一了,這樣的人,需要你細細地去觀察。
找到這樣的人是你的責任,這世界唯一對自己的進步有責任的就是你自己。
跟你分享我自己觀察與追蹤的三個推書鏈:
❶ 瓦基
我知道瓦基推書的數量很大,因此,我的作法是觀察哪些書不斷地出現,例如說二月的《4千個禮拜》就是我觀察不斷出現在瓦基的推薦推文中的,再一次,細細觀察這件事情的責任在你自己的身上。
❷ 大人學的 Bryan
這幾年 Bryan 推薦的書籍變少了,因此,精挑細選的感覺更強烈了,至今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籍《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就是 Bryan 推薦的,我怎麼知道他推薦的適合我,不只是因為他是大人學的 Bryan,而是我自己喜歡的傳記之一《富蘭克林自傳》出現在 Bryan 推薦的 10 本傳記的清單中,因此我得以知道,他的推薦傳記應該是品味跟我是一致的。
因此,你自己看書的時候,需要有自己的喜歡,不用其他人同意,如果你搜尋《富蘭克林傳記》你就會發現那種封面的書一定不會有人買,但是我買了,而且我至少看了五次,它帶給我的影響至今,你絕對需要有你自己看書的品味,無關乎是文學、小說、商管、漫畫,而在於你自己的思考脈絡。
❸ 李君婷老師
我非常喜歡君婷老師,我沒有上過老師的實體課,但是她的音頻課《V028中階與基層主管的夾縫求生指南》是至今我在大人學上過的音頻課中最喜歡的,我推薦每一個基層與中階主管都應該要上一次。我知道君婷老師的能力是我所信賴,同時我也喜歡君婷老師那種溫柔而有自己想法的感覺,是我非常夢寐以求的(我這個人就是容易像黃金獵犬),因此,老師推薦的書籍我也會看(雖然老師推薦的書籍的次數真的很少,但沒差,再一次,我從不追求看書的數量)
以上三個是我的推書鏈,他們推薦,我買,我再推薦給讀者,讀者戲稱說這個是推書鏈。
③ 步驟三:分享
讀到自己有感覺的書籍時,我一定會分享,尤其是寫成文章分享出來,文章的重點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以下三件事情:
❶ 書中你最有感覺部分你能否用你的話詮釋?
我們不是小學生,已經不需要背誦了,但是你要能用自己的話說,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就代表你已經吸收了。
❷ 你能否舉例你自己 / 身邊的例子?
你會有感覺一定是有一個經驗讓你覺得這書寫進了你的心裡,那麽文章中可以寫出來。首先,不需要你把秘密寫出來,也不需要你寫出很多個人隱私,在寫作的世界裡,你保有最多的透露多少的權利,你可以很含糊的寫,你可以寫出正相關或是反例。當你可以跟你的生命經驗做結合的時候,你就不會忘記。
❸ 你能否有一個實作的計畫?
計畫不在大小、不在長短,而是你是否有去練習,練習了你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則未來,你會覺得你都知道了,但事實上,那僅僅只是知道而已,並沒有對你的人生產生影響,對我來說,我之所以要實作,是因為我想要讓我的人生更好。
④ 步驟四:實作
一本書如果可以讓你寫下實作的計畫並且執行,那麽你已經不光是讀了這本書、吸收了知識,你還活出了妳自己這本書的版本,你只要實作了,很常你會看到你的不一樣。
三年前,我實作的書籍是于為暢老師的《暢玩一人公司》,它在書裡面說,email 名單是最珍貴的資產,我不信,所以我實作,那是我開始做電子報的起源,如今,電子報已經是我全部的渠道中最喜歡的渠道,也是最有心得的渠道。
同樣也是三年前,我看了《富蘭克林自傳》之後,對於其中他說的讀書會的方式覺得很有趣,而且也覺得這在現代仍然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式,最後它變成了已經經營邁入了第三年了私密讀書會「華爾街日報導讀讀書會」,裡面的底層規則至今還是來自於《富蘭克林自傳》。
而今年我將會以《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再次實作,而這次的實作,我將會全程記錄下來,對於讀者來說,我的最大特色就是我紀錄的是我的過程,而並非只是結果,我非常歡迎你也同步開啟你的實作之路。
⑤ 步驟五:紀錄
紀錄對我來說是我最療癒的事情,這是 Gary V 的觀念(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你可以去搜尋他),他的理論「紀錄是一切最有價值的事情」影響了我很多,很多人問我說,我為何不將部落格文章分類,或是事先預告我的一年寫作計畫,因為我一直在變。
對我來說,我寫的就是我的人生,是我現在往回看自己的文章,我都可以清楚地想起當時的我的那種文章,那才是我要寫的文章,因此,我無法預估我下一個月會有什麼想法,就連三月的文章我在規劃的時候,我最多也只能安排到三月中,因為一切太難預料了。
但我要跟你分享,「紀錄」的好處是什麼。
❶ 因為紀錄,你會反思你現在做的事情
你的大腦會不斷思考很多事情,而記錄下來,會讓你更深刻的去反思,「反思」的好處是你不會是永遠根據你的直覺去進行,你會開始加入了你的判斷、平日的觀察。
你的紀錄可以分享,例如像我寫成了文章,但是你也可以只是給你自己看,例如說我自己的 podcast 錄製、華爾街日報導讀讀書會的甄選,我自己都有列下了下次改進清單,這個清單並不對外公開,它只是我個人的紀錄反思。
❷ 因為紀錄,你會更容易吸引跟你同類型的人
很多人都會問我說,如何像我一樣身邊圍繞愈來越多的族人,我一直都沒有譜,但後來我想到了,因為我會寫下來的。
我的紀錄忠實反應了我這個人的個性、我的思考邏輯、我的好與不好、我的快樂與掙扎,因為這樣,所以,我會吸引到喜歡我這樣的人,也同樣支持我作法的人,當然你不用文字紀錄也可以,你可以口語跟別人分享,但是公開的紀錄,像是文章、podcast、影片,都是可以擴大你的影響力,你可以接觸的範圍變大了,遇見你族人的機率就會提高了
❸ 因為紀錄,讓我跟其他人交流更有效率
這點其實不在我原先的預料範圍內,但是我後來發現真的蠻好用的,就是當有人來問你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給他看你過去的紀錄,例如臉書的文章連結、部落格的文章連結等等,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他會發現你是來真的,例如你想要邀約老師,或是你想要邀約別人一起進行的時候,有了這些紀錄,他們都會更當一回事,我一直覺得,只有你自己當真的的時候,別人才會當真。我覺得我至今受這點的影響很深。
以上,就是我如何閱讀一本書,接下來,我會介紹三月的實作書籍《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我相信,你知道了我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當我介紹這本書的時候,你就可以理解,我為何看完了這本書後,還安排了一系列長達數月的實作計畫。
那我們就下篇文章見啦!
IG直播預告:3/5(日) 22:00 – 23:00
btw,我在3/5(日) 22:00 會在我的 IG 直播「我如何閱讀一本書」,預計一小時結束。
我會更細節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我如果用寫的,會大爆字數),如果你對這個直播有興趣,歡迎先追蹤我的 IG,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直播風格,歡迎你可以來看一下我最近一場直播,主題是:如何上好上滿一堂課。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你回信詢問,可能會出現在未來的文章,或是出現在直播中解答。
我的 IG:連結
IG 直播——如何上好上滿一堂課:連結
相關連接
①《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博客來購買連結:連結
②早安傑森的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
③ 《人生4千個禮拜》相關連結:
❶《人生4千個禮拜》博客來購買連結:連結
❷《人生4千個禮拜》文章:讀後感-《人生4千個禮拜》:一本不教你時間管理的時間管理書籍 (萬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