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健身房

細數了一下,發現健身房也一路陪伴了我六年,一瞬間覺得: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啊~~~

當初加入健身房的契機是想要養成運動的習慣,於是我想:

  1. 聽說跑步是最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運動,但問題是,台北實在是太容易下雨了,因此,我需要可以在室內跑步的方法,在室內買跑步機不划算(也好怕自己半途而廢無法處理跑步機),而且跑步機又佔空間,故得證,我需要健身房。
  2. 如果有一個地方營業時間是6:0AM-12:00AM,那我一定可以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故再次得證,我需要健身房。(劇透一下:事實證明,健身房的營業時間和本人會不會養成運動習慣沒有什麼太正相關ˊ_>ˋ)

(先不管上面的推論是否太簡單)這時候,我就開始去查健身房的評價,接著就被眾多的抱怨與官司嚇到,然後又開始擔心業務的漫天喊價以及如何殺價。

好啦,先給大家一劑強心針,健身房業務沒有那麼可怕,事實上也不存在漫天喊價這件事情,一切都關乎你「事前做的功課」以及「內心底線」夠不夠明確,關於這一切,請聽我娓娓道來:

在健身房陪伴我六年後,,我發現要若要藉由健身房的便利性養成運動習慣,有四個很重要的關鍵條件:

挑選健身房的第一個關鍵條件:距離

距離近了,就是好的開始。

怎麼說呢?請各位想象一下,目前離你家最近的公園有多遠?走路5分鐘?10分鐘?

而上次你去散步、慢跑、走走晃晃又是什麼時候呢?

大概是半年前吧⋯⋯(不要害羞承認,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

換而言之,若是這個距離都無法讓你每個星期踏出家門三次,那健身房就應該要比這個距離再近一點。(就是需要這麽近)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加入健身房的時候,健身房距離我當時任職的公司距離是:30秒。就是30秒,公司和健身房就是一個90度的兩側(完美距離)

有陣子,我喜歡上早上七點的飛輪課,八點下課,八點半前洗完澡,買個早餐,八點四十五出現在辦公室。

因此,雖然這間健身房是全台北市數一數二貴的健身房,我還是加入了。

因為,離捷運站太遠,有時候東西一多,就會因為一時的惰性,直接坐捷運回家了。(尤其是下班,慣性會讓你走上一條比較簡單的路,而那條絕對不是拐個彎進入健身房)

至於為什麼是家與公司往返會經過的捷運站呢?因為相信我,如果不是這麼順路,鐵定會很快就覺得麻煩,直接放棄。(每回夜裡都想著明天要養成運動習慣,但白天行為往往直接打臉你自己,這就是人生ˊ_>ˋ)

我這六年的健身房經驗告訴我:人真的天生會迴避掉麻煩的事情。因此,我連運動包都要在前天晚上準備好(運動服、水、捷運卡、置物櫃鎖頭、運動鞋、襪子),就怕隔天早上來個「找不到與運動背心搭配的運動內衣」直接就放棄(笑)。

插播一下:這個運動包還有進化史,一開始是隨便拿個比較大的袋子裝,接著進化到圓柱形的運動包款(健身房的續會禮),現在的運動包進化到:乾濕分離而且下方是專門放鞋子的,大概包包的變化也見證了我運動的演變。

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人放假是不會想要經過公司附近的,除非你假日沒有運動計畫。

不過,話又說回來,假日不運動,工作天又會有幾天持續幾天大包小包的下班後去運動呢?

太多數據與故事提醒我們:在養成一個習慣初期,把難度降地越低越有助於打敗心中的慣性。

挑選健身房的第二個關鍵條件:合約

一般的健身房分成兩種:

  1. 單純提供器材使用:這類型的健身房沒有團體課程,月費會比較便宜,適合已有重訓菜單以及運動計畫的人。
  2. 提供器材以及團體課程:台北連鎖的健身房大多是這類型,例如:健身工廠、true fitness、world gym等等。

一開始想要養成運動習慣的人,最常見是選擇第二種類型,而第二種類型的健身房,有幾種常見的合於類型:

  1. 通館/單館:連鎖的健身房,若是簽「通館」的合約,代表你所有的館別都可以去。你會聽到A館有熱瑜珈、B館有游泳池、C館有空中瑜伽等等,聽起來十分吸引人。要選擇通館嗎?這時,請你理性思考,想一下你家距離公園以及各分館的距離,你就會知道答案了。(而且通館的價格通常都比單館貴上許多,一般上班族使用到的機率其實不大)
  2. 單堂/多堂:單堂為一天上一堂課,多堂為一天可以上很多堂課。通常,我們會想說:如果我可以上完飛輪再上瑜伽,那就是最完美的了。但事實上,可能課與課中間不是剛好銜接,讓一個晚上要花超過三半小時(包含洗澡),這樣的時間分配對你而言可行嗎?決定之前,可以先拿健身房的課表簡單看一下接下來一週如果按照你想要的運動模式來嘗試,是否可行。
  3. 隨時可進入會館/特定時段可進入會館:後者指的是例如「週間晚上9點之後才能進入,假日下午三點以前可以進入」,這個方案會比前者便宜一點。至於什麼時候可以運動取決於每個人的工作性質,如果是排班制的,那需要的是前者,因為你可能早上運動,也可能晚上運動。我有個朋友不是排班,但絕對加班,因此她買第二個就很划算。
  4. 一次付清/分期付款:對於一個社會新鮮人,我認為以不把自己現金流卡死為最高原則。
  5. 會籍:通常簽1-3年最常見(五年、十年、終身這種的都不適合一開始就挑戰)。若是第一次使用健身房,還不知道自己使用的頻率以及習慣,我會建議先簽一年就可以。因為健身房的退費很不划算(若你真的看著合約算過,你會發現,退費需要補繳的費用大約就是把合約全繳完的費用);而轉讓會籍更是要找到願意的對象,其實沒那麼容易(否則PTT上也不會有那麼多想找人轉會籍的人了,這部分是想轉的人多,想買的人少)。因此,先簽一年約,若真的覺得適合,再把合約延長即可。可能簽三年約月費比較便宜,但細想一下,三年每個月都要繳這筆錢,跟繳一年就好,後者彈性還是大很多的。

我當時第一次選擇是:「單館+單堂+分期付款(月繳)+一年合約」。六年來,有一次改成了多堂課,嗯……我自己本身使用機會真的不高。但在健身房常看到一些媽媽大姐,倒是真的「通館+多堂」認真上課,每次更衣室都可以聽到他們和朋友們聊得不亦樂乎。

挑選健身房的第三個關鍵條件:教練課

教練課的需求在個人,而我誠心的覺得:先養成運動的習慣,再搭配教練才會看到效果,前期連自己一個禮拜可以運動幾天都不知道,花個三萬買教練課,真的是需要被剁手指(我在說我自己)

而且教練的挑選很重要。

我之前因為排班制的工作無法和教練的時間配合上(這也是當時沒考慮到的問題),因此最後只好換不同的教練上課,那時候才感受到:好的教練帶你上天堂,新手教練讓你上課霧茫茫。(認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每次遇到新手教練,真的是欲哭無淚,例如:無法說明為什麼發力位置不正確。我也知道教練是需要經驗的,因此就當自己有運動就好(畢竟當時合約真的要到了,沒上完更浪費)。

因此,平時可以觀察不同的教練,真的要買教練課的時候,才會有個基本的依據。購買的時候,也要注意到教練的時間和自己的是否可以配合。例如我現在這個教練是跟我時間可以配合(終於學乖),但他本人太夯,需要提早1-2個禮拜約課程,不過這個教練是我指定的教練(六年不是假的),因此課程安排我很喜歡(首圖就是做引體向上機時他幫我拍的)。

以true來說,會籍會贈送三堂教練課。雖然業務會說,第一堂課就買教練課比較便宜,(我寫這篇文章時打開了我之前的合約,還真的發現第一堂課就購買價差到$600/堂)但是,原本你打算一個月預計只花一千出頭在運動上,最後卻多刷了幾萬元,如果說這不是衝動購物,那什麼才是什麼衝動購物?(想搖我本人當年的肩膀)

我自己最近這一次買教練課的經驗最好。

  1. 教練是指定的,富有經驗,解釋清楚,我不要求教練好笑,但原住民教練真的蠻好笑的,每次都覺得這麼好笑應該要直播吧。
  2. 有了運動習慣後可以開始跳脫固定器材,不會翹課後,運動效果也出來了,成就感開始出現(教練幫忙拍照真的很有效)

小結一下:教練課不要急著買,觀察好了教練、養成運動習慣後再下手。

挑選健身房的第四個關鍵條件:價格

最後就是大家最在意的價格了,一般月費會座落在$800-$2,000,個別價格,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網路google(記得分享文距離現在越近越好)。

記住你可以接受的價格,然後現場勇敢跟接洽你的業務說明你的底線,若超過可接受價格太多,就再看吧。

通常你堅持(盧)夠久傳說中的主管就會出來了,這時候就是可以重新談價格。但這要看你是否是可以堅持的人,如果覺得自己會衝動消費,那不是自己可以負擔的費用,就說「我考慮一下。」然後走人。(真的不要一失守,就衝動購物了~)

因為,我一直覺得健身應該要是個生活的加分,而不應該是生活經濟壓力的來源。

以上分享,歡迎大家加入運動的行列,若有任何想和我討論的也可以留言跟我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 accept the Privacy Policy

內容索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