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自己開始嘗試辦活動的一年,不管是讀書會還是日更團的聚會,從主題、文案、場地、講者、報名、對帳一系列,我發現一件事:我。不。喜。歡。辦。活。動,哈哈哈哈哈哈,因為實在是太多雜事了啊啊啊,每人每秒都有可以讓我炸掉的事情,腦袋要記住很多事(ex 我現在一直記得我上一次活動的退費還沒完成、收支表還沒完成,諸如此類的事)
但是,我知道我辦每一場活動的目的,也知道為什麼線下活動是達成這個目的最好的方法。
於是,第一個部分,我想說說日更團創作者年會的起源。
「我希望日更團的創作者被看到,被認識。」這是這個活動的初衷。
我算是一個特別的人,我活在自媒體,絕大部分的人是透過自媒體認識我,但是我喜歡工作,我喜歡B2B sales,我喜歡複雜的商業世界,我一直在商業世界裡不斷不斷學到有趣的事情,因而我還想浸泡在這裡面。
但是,我發起的日更團恰恰可能站在我的另外一邊,他們不一定不喜歡工作,但是他們一定想在自媒體、想在創作者群被看到,這沒有任何問題,任何一個創作者,都希望被看到、被知道、被了解、被喜歡,然後有更多人進入這個循環,我也不例外。
但,這需要方法、需要機會、需要平台。「日更」是一個創作者對於自己執行目標的方法,那執行後呢?執行就一定會被看到嗎?就一定會進入剛剛那個循環嗎?
不一定,但「如果我可以建立一個場呢?」如果有這個可能性,那是否就可以「增加被看到的機會」呢?
聽起來很偉大,但其實不是。我在這場年會裡,我給自己的定位是:總策劃,不可否認,我的確是有滿滿的畫面,但主角是同為在群組的這60個創作者,這是我們用眾人智慧,集體呈現他們自己的作品,這個年會可能很多是他們對外正式公開的第一次,我很希望,這是一個好的對外展現的機會。不知道會不會有明年,但至少,這是我今年最後一場主動策劃的活動了X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