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週末的諮詢服務時間可以說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我決定每次個案結束後,嘗試在每一個個案都找到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在不洩漏個資的狀況下,以文章的形式記錄問題以及我的想法與建議。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自己的職涯方式,並且在找到適合的工作。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諮詢者背景簡介
這次的諮詢者是一個應屆的大學生,主要是想要申請MA(Management Associate,儲備幹部)以及數據分析相關工作之前的MA面試都不如意,詢問過HR之後,對方跟她說:「你實戰經驗太少。」
她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履歷寫得不夠清楚,但我看過她的履歷後,發現她是一個履歷完成、實習經驗豐富的人,基本上履歷沒有太大的問題。在對照她的履歷以及面試時的問與答時,我發現了她需要改變的是回答問題的方法,也就是「更具體執行之前執行的任務」
如何具體說明之前執行的任務
大部分的人在履歷上都會寫上過往任務的成效,而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就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再加以深入的詢問,這時候,就必須要具體說明過去如何執行這個任務。
這其中包含兩個部分:
這個任務的背景(包含目標、方向)
面試官不一定知道你過去的任務背景是什麼,所有的任務都是源自於一個「問題」、結束在「一個KPI(結果)」,因此,這是你在一開始要說明的。
例如如果你的履歷是寫:
“為XX品牌設計製作 N 款 IG 濾鏡,在兩週內觸及 XXXXX 人,總拍攝次數達 XXXXX 次,促使官方帳號曝光成長 XX%。”
這時候,我會好奇:
1.這個品牌的特別點是什麼:尤其在做品牌行銷時,未必每個人都知道你當時所服務的品牌特色、TA、當時的狀況為何,因此,先說明這個部分。
2.為什麼時IG:為什麼不是FB、不是LINE@?選擇什麼方法,一定是經過調研以及符合目標而選擇的,調研的結果以及目標就很重要。
所以你應該要這麼說:
XX品牌是一個XX的品牌,客群為XX-XX年紀,但是該品牌想要接觸XX-XX歲客群,因此我們以此為目標開始做調研。調研結果非常有趣,我們發現IG是最可以在這個族群中擴散的工具,因此,我們展開設計N款濾鏡。(內容可以在說話時在口語化一點)
針對每一個困難點你的發現以及思考邏輯
在任務的執行過程當中,你已經會遇到問題,你對於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以及思考脈絡都顯示出你這個人的人格特質,這一點在面試的時候,是需要被好好表達出來的。
再以我們剛剛那個例子來舉例,諮詢者說她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太趕,找不到合作的廠商,所以她自己開始動手研究IG濾鏡,兩個禮拜後,順利做好」。
聽了之後,我對於可以自己做出IG濾鏡覺得非常的神奇,因此我建議可以多加上:
IG濾鏡要如何被做出來?如何設計要做什麼類型的濾鏡?為什麼自己想要研究如何做濾鏡?
這件事情,是讓面試官知道,你對於每一步都是思考過後的,尤其是面試數據分析這類型的相關工作,比起說一個事實,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分析這件事情」,這也是面試官判斷你是否是一個實際在做事的人。
Q&A時間
Q:從實習公司轉為同公司其他部門的正職要怎麼做?
想要從實習轉為正職,但是有不是原有的部門,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奇怪。
通常先當過實習,在沒有表現不好的前提下,之後想轉正職面試機會都會比別人大,因為你的部門主管肯推薦你,基本上你很快就可以獲得內部的面試機會。
這時候,在去別的部門面試前,我最建議的一件事情是:先去跟那個部門的同仁聊聊天。
1.知道庶務執行的任務是什麼?
2.通常會遇到最大的問題、困難是什麼?
3.大家的背景是否與你相同
因為你面試的時候,一定會被問到說「你知道我們部門是在做什麼的嗎?」,這時候,這些內部的學長姐的分享就是你最好的答案來源。
Q:如果先去工作,要如何為接下來的MA面試做準備?
MA的工作特性就是會輪調不同的部門,如果你先加入了一家公司,那你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這家公司中把目標公司MA會輪調到的部門都做一個了解。
1.所有部門的平行關係是什麼?他們是如何互相影響的?
2.每個部門自己的KPI以及可以達成KPI的作法是什麼?
簡單來說,你在各個部門都可以嘗試有自己可以一起吃飯說話的朋友,會有助於這一塊的了解。
有了這些基本的知識,在MA面試時,你雖然沒有在所有部門都做過,卻會對於每個部門有基礎的面試,MA不求你是達人,但希望不是一張什麼都不知道的白紙。
Q:會不會講太多讓整個面試太冗長?
增加細節在某些很多話的人身上的確會有讓面試的過程冗長的可能性,但是我這次的諮詢者相反,她是一個說話比較簡單的人,因此,這部分我不擔心。
而且,若是你是真的在敘述一件你覺得有趣、有成就感的事情,你的語氣有了高低起伏,這時候,是會讓人很享受整個敘述的過程的。
更多職涯/個案相關文章